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福建省优秀教师杨自涛:扎实教学,潜心科研,用心育人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9-08浏览次数:364

杨自涛,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工学博士。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潜心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今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本色

作为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杨自涛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持续推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提质增效。通过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书记上党课、支部与教研室共建、深入企业交流等形式,将党建工作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实现党建与教学、科研、育人和服务地方等多位协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带领支部党员主动参与学校隔离点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投身校园抗疫一线,以高度责任感书写青年教职工的使命担当。先后三次荣获“武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深耕教育教学 勇于探索创新

杨自涛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时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深耕教育教学,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从教十年来,荣获首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福建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二等奖、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新秀、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章、武夷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先后主持省级、校级课程思政项目各1项,发表课程教学改革论文6篇。教学效果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主讲的《化工原理》课程被评定为省级一流课程、武夷学院“十佳课堂教学”。

凝聚科研力量 助推地方发展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杨自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地方为根本,聚焦闽北新能源产业需求,创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闽北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在国内外重点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杨自涛与团队瞄准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联合地方企业开展新能源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团队与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中央引导地方专项“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完成了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技术开发,高能量密度电芯产品开发、智慧储能系统开发等内容。项目产业化推广总产值9569.42万元,实施期内实现固态锂离子聚合物锂电池电芯收益1642.95万元,实现节约成本607.58万元。他作为项目子课题“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技术开发”的负责人,顺利完成了项目相关内容。相关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化工领域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杨自涛时常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此,他瞄准了南平市“五个一”产业中的竹产业他和团队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围绕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竹基炭的制备及产业应用等方向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团队申报的省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竹基炭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应用”,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炭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示范”均已获批,并已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活性炭产业的升级与产品迭代,尤其是电容炭及其超级电容器产品的性能提升、产品价值提高与产业竞争力的形成预计年新增产值800万元,新增利税100 万元,将进一步助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不忘教育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

杨自涛始终坚持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生为本,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整合网络教学资源、直播授课、在线讨论等措施做到防疫期间不停课,线上教学不缩水,出成效。所授课程被评为“武夷学院线上教学优质课程”。做好教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指导和服务做好学生创新创业、考研和就业等相关工作,多次荣获“武夷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先后参加第十二届、第十五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2次省三等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他走进产业园、开发区,与企业深入交流,开拓就业岗位;对困难学生群体,分类施策,采取针对性、个性化帮扶措施,实行“一人一档”责任制,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推进就业工作。在他和各位专业老师、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1.07%,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